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威德藏三昧:唯有「如来藏」才能叫「大威德藏」。唯有「如来藏」,十世古今、无量虚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44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6:59: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说你认识谁呀?我再告诉你,在三万亿年前他就是白骨精,你相信不相信?四亿年前他就是一堆臭狗屎,五亿年前是一个乌龟,你说他到底是谁呀?你不懂《法华经》《楞严经》,你谁都不认识谁!好好想想这个道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44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9:57: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报身寿」,可说为「如如之智契合如如之境」。「如如之智」就是我们的智慧,「如如之境」就是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周边环境,包括六根六尘。它相互契合,而启发智慧作为妙用。智慧在起用之前,它在冥冥之中包含于这个境界作为体,与法身为一体。广义地讲,在凡在圣都是「智慧寿量」;狭义地讲,特指圆满究竟佛的「报身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44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21:21: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佛为了度他,领他去散散步,「难陀啊!」佛指了一只猴子:「你看看,这只猴子好看?还是你老婆好看啊?」难陀讲:「当然是我老婆好看嘛!」佛当下把他带到天上去,又看到一大群天女,佛就问了:「你们这群天女在这里,怎么看不到你们的主人啊?」那些天女讲:「我们的主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弟,叫孙陀罗难陀,等他百年之后升天,就是我们的主人。」佛又问难陀:「天女好看还是你的孙陀罗好看?」难陀答道:「肯定是天女好看啊!」这小子是不是喜新厌旧啊!天人福报很大呀!一个天子可以配八万四千个天女。从此孙陀罗难陀开始修人天福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44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20:35: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算过分,就看你悟解得深与浅。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初住位」,明心见性完全是从听闻经法,不存在修证的问题——智者大师讲得很清楚,听经、读经、讲经即修!即行!即证!我们要调整这种心态非常困难!非常困难!这是我们无量劫以来的习气!师父就抓住这一点不放,始终强调这个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44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1 08:33: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9.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  「乾陀诃提」就是「常精进」,「常精进」就是「乾陀诃提」。「乾陀诃提」译作不休息,所以也解释为「常精进」。这个「常精进」不是理解为我一天能念十万声佛号,我一天打坐十二个小时……都不是。「常精进」是念念在道,除非你明心见性。你精进也是精进,不精进也是精进,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授记。 在《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怎么讲的?一念信解〈如来寿量品〉,也就是说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修无量法门无量劫功德无量倍。这个法妙啊!什么叫「常精进」啊?无时不常,无处不常,无事不常,无人不常啊!!受持一句《法华经》,胜过金银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阿罗汉、辟支佛、菩萨、诸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44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09:18: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这里特指法尘。这是指因时过境迁而留在我们头脑中的印像和记忆。比如眼睛看到的感觉,耳朵听到的感觉,留在我们心中的记忆,在佛法里叫「法尘影事」。举个例子,我吃了一个苹果,心里是不是有苹果很甜的这个味道啊?这叫味尘。当吃完以后,你在记忆里还有没有苹果这个样子?有,有没有苹果很甜这种感觉?有,这叫法法,叫法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44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08:05: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无修无证,一步登天。「若」是法尔如是,就是这么回事,就是这样。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众生佛知佛见。你本来是佛,所以一「开」就「示」出来,一「示」出来就悟到。哎呀,原来就是这样啊!一「悟」就「入」,就证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