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高僧《楞严经》之评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31#
    发表于 2017-1-6 05:47: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最后一段经文:  诸善男子,于我灭后,  谁能受持,读诵此经。  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此经难持,若暂持者,  我则欢喜,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是则精进。  是名持戒,行头陀者,  则为疾得,无上佛道。  能于来世,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住淳善地。  佛灭度后,能解其义,  是诸天人,世间之眼。  于恐畏世,能须臾说,  一切天人,皆应供养。   (佛)再三再四地在这儿搞激将法:「谁能受持《法华经》,当着诸佛面前给我站出来,给我讲一句!」可见弘扬《法华经》之重要!当年法华会上那些菩萨是谁呀?就是我们!你当年不发这个愿,你现在不能来听闻《法华经》!这个道理太简单!谁能想得通,谁得大自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32#
    发表于 2017-1-6 05:49: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念随喜”之“一念”真实义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这里的“一念”真实义: 是指刻骨铭心体悟相信了 “天地万法皆当人当下一人一心一念之所变现,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这个世界只有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而已。 一尊佛,即是卢舍那佛,即是圆满报身,即是空不空如来藏; 一个人,即是毗卢遮那佛,即是清净法身,即是空如来藏; 一个念,即是释迦牟尼佛,即是无量化身,即是不空如来藏; 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皆是一心变现;  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皆是一佛变现;  报身,法身,化身,三身是一体; 空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 如来藏,其实就是一个如来藏。 明白此理,即是真正的“一念随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33#
    发表于 2017-1-6 05:51: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佛顶首楞严经》自唐代流传到中国以来,逐渐成为整个汉传佛教传承修证的根本依止,作为修证之圭臬,备受历代高僧推崇。该经堪称“小三藏”,涵盖禅、净、密、律、教,五宗八教,统摄万法。无论修任何法门,若有志于今生有所成就,必须通达楞严义理。本文恭录从唐代到近代高僧对楞严经的精选开示,以飨同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34#
    发表于 2017-1-6 05:51: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唐·百丈怀海大师: 百丈大师最早将《楞严咒》纳入丛林之朝暮课诵内容。大师所订的清规,世称「百丈清规」,天下丛林无不奉行,为禅宗史上创下划时代之功绩,亦为《楞严经》的流传跨出历史性的第一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35#
    发表于 2017-1-6 05:52: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唐·黄檗大师之引述: 唐代僧。福州闽县人,姓氏不详。学通内外,人称黄檗希运。曾谒百丈怀海,并大开心眼,得百丈所传心印,后于黄檗山鼓吹直指单传之心要,四方学子云集而来。谥号「断际禅师」。禅师语录广引《楞严经》文。详于《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36#
    发表于 2017-1-6 05:53: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唐末五代·云门文偃禅师之征引: 唐末五代僧。「云门宗」开山祖师。师之机锋险峻,门风殊绝,世称「云门文偃」。 大师征引《楞严经》之文详见于《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37#
    发表于 2017-1-6 05:53: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唐末五代·云门文偃禅师之征引: 唐末五代僧。「云门宗」开山祖师。师之机锋险峻,门风殊绝,世称「云门文偃」。 大师征引《楞严经》之文详见于《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38#
    发表于 2017-1-6 05:53: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北宋·文遂大师之深究: 文遂禅师,杭州人,尝深究《楞严经》,谒己师述己之所业心得,深符经旨。师云:《楞严》岂不是有八还义?遂云:是。师云:明还甚么?遂云:明还日轮。师云:日还甚么?遂懵然无对,师诫令其焚其所注之文。自此服膺请益,始忘知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39#
    发表于 2017-1-6 05:54: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北宋·长水子璇大师:(贤首宗第八代祖师) 「《大佛顶密因了义首楞严经》者,乃竺干之洪范,法苑之宝典也。昔能仁以出震五天,独尊三界,假金轮而启物,现玉毫而应世,观四生之受苦也,惠济庶物,愍群机之未悟也……则斯经也,可以辩识诸魔破灭七趣,谓止及观,修圆教妙明之心,发真归源,证上乘至极之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40#
    发表于 2017-1-6 05:54: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北宋·晋水净源大师:(贤首宗第九代祖师) 「《大首楞严经》者,乃九界交归之要门,一乘冥会之妙道也。征诵咒则六时围绕,辨证果则百日宴坐。虽事仪而冲邃,实理观以融明者也。若夫修三观而均七大,黜魔境说历圣位,则近古章句,亦云备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