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云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人初学,发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请高人赐教(4)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5 12:06
  • 0

    主题

    17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09: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您发起提问,功德无量!
    末学很仔细地看了每一个提问
    以下末学也很认真地一一分步回答您每一个问题,如有不圆满,再提出疑议:

    (一)
    一心不乱,念佛三昧:
    念佛时可以契入三昧,不念佛时不可以契入三昧,是有出有入的三昧定力。有出、入即是生、灭,是生灭法,是借助一句外力的佛号,强制而契入三昧状态,是识心定的一种,不是从自性佛性而发起的定力。

    而我们佛性自性本定本来没有出、入定,是自性本有,比如首楞严大定,法华三昧即是自性本定,由佛性而起的定力三昧。

    《楞严经》讲:“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以生灭法,有生灭的定,如何做到“一心不乱”?所以这个"一心"就没办法真正契入,一心即自心佛性。一心是什么都不知道,仅仅借助于外力的一句佛号强制成就定力,而且还有出、入定,如何去“专”?如何做到“专”?

    只有,明心见性之后念佛,是念自性佛,自心做佛,自心是佛念佛,才能做到“专”,才能做到“一心不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5 12:06
  • 0

    主题

    17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沙发
    发表于 2018-9-3 10: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佛讲三藏十二部经确实都好,都是实相,但是,问题出在众生自己身上,怨不得佛:

    比如:佛指着一条腿,说这是个人(例如佛讲了四圣谛法,讲十二因缘法,讲极乐净土,讲念弥陀佛)
    但是众生却执着了,就执着这是腿,它不是人:执着可以修出个圣人,执着心外求弥陀佛,执着心外求极乐净土,就不认自已本来就是那个人(是佛),只认自己是那条腿!

    又比如,佛又指着一条手臂,说这是个人。(例如佛讲了金刚经,六百部般若)。
    但是,众生又执着了,虽然说已经不从外求了,回到了心上,但是只认自性本空,而不认妙有,要知道性相一如,性和相缺一都不如。

    由于众生没有通过现象(腿,手臂)看本质(人相)的能力,所以佛只能再讲八年的法华,全方位的指出了人相,讲众生本来就是佛,众生都是佛,都可成佛,只是那一点迷情迷住了。

    之前佛讲的经典指腿指手臂,如果众生有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看到这是个人,当即就一了百了了,但是问题就出在众生没有那个智慧德能,所以佛法流传几千年,佛门出现几位祖师大德,是屈指可数的,成就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法华经》中讲“众生处处执着,引之令得出”
    讲《法华经》《楞严经》举全体讲实相了义,
    《金刚经》讲是胜义
    《楞严经》讲是胜义中真胜义性
    《法华经》又来了个"诸经之王"。
    祖师更是总结佛意:“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5 12:06
  • 0

    主题

    17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板凳
    发表于 2018-9-3 10: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这段经文的重点落在“一念信解顿悟圆顿法门”同时并发心传示末法修学人,只发了这一念心,这个人的罪障应念而消。
    一个人信解了宇宙都是自己的心,都是自已,您还不发心传示给他人么?如果不发心传示他人,那就是没有信解,因为他人就是自性之人。

    宣化上人师父,是大慈悲,又重点点出了,讲给众生听让众生都开悟,鼓励佛子们去传法讲法。

    印广师父,是直指经文精髓,重点强调“一念圆悟”。

    二位师父讲法落脚侧重点各有所长,不可以这个指那个不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5 12:06
  • 0

    主题

    17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地板
    发表于 2018-9-3 10: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第七识,是带妄显真。
    由于在众生现量境界上没有办法直接指出纯真无妄的真心,所以佛在《楞严经》十番显见中,以先破后立的方法,先从众生六根门头,指出根中见性是真心,即第二月,这个第二月体是真月,仅只是多了一捏指之妄而已。也是有祖师大德讲“有一位无位真人,天天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是也。
    《楞严经》之后又从根中见性,逐步再至四科七大,扩展到一切万法都是我心,都是我心中所现物。

    印广师父以《楞严经》为宗旨,指根中见性之七识是真人,没有超出《楞严经》之外。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5 12:06
  • 0

    主题

    17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5#
    发表于 2018-9-3 11: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正所谓:依文解字,三世佛怨。学习佛法“依法不依人,法理面前人人平等”

    《佛说阿弥陀经》是“法华密髓,华严小本”如何可以依文解字解出法华密髓的法味来呢?

    所以这经文讲众生吃了法喜食,当下回到本有家乡,印广师父讲出了法华精髓的法味。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5 12:06
  • 0

    主题

    17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6#
    发表于 2018-9-3 11: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洋 于 2018-9-3 11:33 编辑

    (六)
    反闻闻自性:
    是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语音般若,文字般若,来达到实相般若。
    并不是坐禅观闻性,有个观的,有个能观的,能和所在对待法中执着,是闻不到自性的。

    (七)(八)
    神通:不明白宇宙真理的神通变化,仅仅在万法运化程度上玩。只讲神通,《楞严经》50阴魔境现前,个个神通大的不可思议,
    您说说玩神通的人都是佛菩萨吗?万一是阴魔附体在玩神通呢?您要把这些个修行人往哪里带??

    修行人要看烦恼习气我执放下多少,而不是神通玩的多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5 12:06
  • 0

    主题

    17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7#
    发表于 2018-9-3 11: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
    无修无证:众生本来就有佛性,本来是佛,不是经过修重新得出来的,也不是重新证出来个佛,否则讲修讲证就会成为头上安头。

    众生虽然本有佛性,本来是佛,但是历劫以来的迷执习气却障碍着我们得不到真实妙用,只能背动让他所系。所以又不防碍巧修幻证。所以讲无修而修,无证而证。

    这个巧修幻证,就是通过听经闻法,明白宇宙真理如来藏,肯当下承认自己那一念尔心。所以讲即修即证

    (十)
    您引用的藕益大师的话就是讲如来藏即是无漏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5 12:06
  • 0

    主题

    17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8#
    发表于 2018-9-3 19: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使※ 发表于 2018-9-3 11:28
    随喜赞叹海洋菩萨逐一详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