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知道你的冤亲债主到底有多少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1#
    发表于 2016-12-23 13:5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不离心,万法皆由心现。好的心态就是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会固执己见,乐于接受新的正知正念的思想,破除自私的偏执,成就大爱的无私。随心自在的如来妙用,万法合成一界。佛法的智慧让利他的发心,成为众生从困苦难安的此岸到清净恒乐彼岸的光明使。       身心淸净,识为本体,一念归于大光明藏,已出三界。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2#
    发表于 2016-12-23 13:5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佛如来语无虚妄!《法华经》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  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摘自《普贤菩萨劝发品》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3#
    发表于 2016-12-23 13:5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思维》如果你念佛时想吃东西或者想救人,再比如念佛时想到观音菩萨,这都是失去正念。因为你不知不觉心被境转。所以正念偏重于定学。在圆顿法中,只要明白「如来藏」的道理,你心开意解,头头是道。头头是道即是要求我们念念在道,境界当前,一念之观,想都不要想,自性就流露出分别智慧。这是一种功夫,就靠我们时常提起观照。 怎么正念呢?别人骗你五百万,你的烦恼心都生不起来,这叫正念。如果开始起了烦恼,然后想想,骗子是谁啊?我是谁啊?五百万又是谁啊?这就叫正思维。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4#
    发表于 2016-12-23 13:5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山以青为贵,水以秀为贵, 花以洁为贵,草以绿为贵; 财以净为贵,物以稀为贵, 穷以志为贵,富以劳为贵; 文以真为贵,学以精为贵, 人以正为贵,家以和为贵; 父以严为贵,母以慈为贵, 子以孝为贵,媳以贤为贵; 官以清为贵,民以勤为贵, 业以兴为贵,世以平为贵。 要知道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几分心平气和。”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 它能使一个人得到尊重。 宽容是一种良药, 它能挽救一个人的灵魂。 宽容就像一盏明灯, 能在黑暗中放射着万丈光芒, 照亮每一个心灵。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5#
    发表于 2016-12-23 13:5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真理是唯一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就看你会不会用心,就看你怎么样用心,非智莫能见,非智莫能修,非智莫能证。  佛门有句口头禅:“真空不空,妙有不有”。很多人只会讲这句话,却不知道它的真实妙义所在,这叫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今天我们打破砂锅问到底,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明白。  为什么真空不空呢?真空真空,看似没有,清净本然,其实是真有,这个“有”不是因为变现才有。而是万法在没有变现之前,我们真心本性本来就有,它是以一种无形无相的性具功德含藏在我们心里,(其实讲含藏都是方便说,究竟讲一心当下即是三藏,三藏当下即是一心)虽然真实存在,但是眼睛看不见,只有用心才能见。所以勉为其难,强词夺理我们把它说了个“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就知道它真实存在。明白这个这个道理,就叫真空不空,真空的当下即是妙有。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6#
    发表于 2016-12-23 18: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不离心,万法皆由心现。好的心态就是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会固执己见,乐于接受新的正知正念的思想,破除自私的偏执,成就大爱的无私。随心自在的如来妙用,万法合成一界。佛法的智慧让利他的发心,成为众生从困苦难安的此岸到清净恒乐彼岸的光明使。
          身心淸净,识为本体,一念归于大光明藏,已出三界。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7#
    发表于 2016-12-23 18: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颂听法劝人功德】

    若有劝一人 将引听法华 言此经深妙 千万劫难遇 

    即受教往听 乃至须臾闻 斯人之福报 今当分别说 

    世世无口患 齿不踈黄黑 唇不厚褰缺 无有可恶相 

    舌不干黑短 鼻高修且直 额广而平正 面目悉端严 

    为人所喜见 口气无臭秽 优钵华之香 常从其口出 

    若故诣僧坊 欲听法华经 须臾闻欢喜 今当说其福 

    后生天人中 得妙象马车 珍宝之辇舆 及乘天宫殿 

    若于讲法处 劝人坐听经 是福因缘得 释梵转轮座 

    何况一心听 解说其义趣 如说而修行 其福不可量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8#
    发表于 2016-12-23 18: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念随喜”之“一念”真实义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这里的“一念”真实义:
    是指刻骨铭心体悟相信了
    “天地万法皆当人当下一人一心一念之所变现,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这个世界只有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而已。
    一尊佛,即是卢舍那佛,即是圆满报身,即是空不空如来藏;
    一个人,即是毗卢遮那佛,即是清净法身,即是空如来藏;
    一个念,即是释迦牟尼佛,即是无量化身,即是不空如来藏;
    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皆是一心变现;
    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皆是一佛变现;
    报身,法身,化身,三身是一体;
    空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 如来藏,其实就是一个如来藏。
    明白此理,即是真正的“一念随喜”。<转>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9#
    发表于 2016-12-23 18:4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真理是唯一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就看你会不会用心,就看你怎么样用心,非智莫能见,非智莫能修,非智莫能证。  佛门有句口头禅:“真空不空,妙有不有”。很多人只会讲这句话,却不知道它的真实妙义所在,这叫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今天我们打破砂锅问到底,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明白。  为什么真空不空呢?真空真空,看似没有,清净本然,其实是真有,这个“有”不是因为变现才有。而是万法在没有变现之前,我们真心本性本来就有,它是以一种无形无相的性具功德含藏在我们心里,(其实讲含藏都是方便说,究竟讲一心当下即是三藏,三藏当下即是一心)虽然真实存在,但是眼睛看不见,只有用心才能见。所以勉为其难,强词夺理我们把它说了个“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就知道它真实存在。明白这个这个道理,就叫真空不空,真空的当下即是妙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