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略论众生根性之说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菜    时间: 2016-6-16 12:03
标题: 略论众生根性之说
佛法以一心为宗,不仅人同此心,且一切众生心都相同,都有解脱之机。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当生成就,一切功德都在心的本性中,本来现成,一旦放下妄心,就能自然呈现。《楞严经》云: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无明为一切妄法之因,既已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因缘俱绝,则汝心中,根本无明,狂性自歇也。《正脉》云:歇字双含伏、断二意。若约伏意,则十信满心,圆伏无明;若约断意,则等觉后心,永断无明也。歇即菩提四句,明妄灭真露,无证而证,得无所得。 歇即菩提:观即字,则妄心息灭之时,即真心显露之时,如云散月明,本觉出缠,三智圆觉,胜净明心,即菩提果觉之体,殊胜无比,清净无染,光明遍照,本周法界;此心迷时非失似失,证时无得为得,乃是自己本有家珍,不从他得也。
此所得胜净明心,亦含发心、究竟二义,对前圆伏、圆断而言。圆伏无明,位在十信,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登初发心住,是为发心菩提;圆断无明,位在等觉后心,破四十二品无明尽,证妙觉极果,是为究竟菩提。 若约大心凡夫,具顿根者,虽在观行位中,圆伏五住,亲见菩提胜净明心,与初心、究竟二位所证,无二无别。祖云:‘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即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但由歇而始显,非由歇而始生,乃为本具之天真也。
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者:此结责奋修之意,真心既属本有,无明又属本空,则无妄可断,无真可得,何籍劬劳,肯綮修证。肯綮出庄子《养生篇》。吴兴曰:骨间肉曰肯,筋肉结处曰綮。肯綮修证,即劳筋苦骨,勤勇修行之义。佛意但能达妄本空,妄空真显,何必求索妄因,劬劳修断,而冀证入耶?此段文乃是顿教法门,直指向上一着,无修无证,须善体会,不可错解。每有狂慧之徒,但执菩提本具,即心即佛,拨无修证,则将醍醐变作砒霜矣!当知佛本是而须修,惑元空而须断,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无修而修,修即无修,无断而断,断即无断,方合本经了义修证。不随分别,即无修之修;狂性自歇,即无断而断;胜净明心,本周法界,即无证而证矣。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圆觉经》
依妄说真心,真心还是妄心,说没有真心,还是虚妄。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楞严经》
说妄是为了显真,妄和真都是妄,同于两个妄一样,也不是真,也不是非真,没有能见,也没有所见。若能明心见性,则妄真同二真,何须断烦恼,去历劫苦修证什么空性(真)。烦恼即是菩提。——《六祖坛经》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永嘉证道歌》
离妄没有真可得的!四大,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性。
此心人人本具。布袋和尚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虚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大奇。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非圣非凡复若何,不强分别圣情孤。无价心珠本圆净,凡名异相妄空呼。人能宏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携鍚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微笑。佛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一段公案出《大梵王问佛决疑经》。却被有些人认为禅宗不立文字,以明心见性为直接目标,起点太高。但是,一人一世界,万法唯心现识变而已,一片树叶、一根草丝无不是如来藏功德的显现,尽足为一真法界。直指人心,以心为起点,正是不高不低,不卑不亢,不多不少。“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佛心,亦是人心,亦是众生心。不是禅宗一家的“妙心”,若这样的起点太高,岂不等同于说佛教的起点太高、佛陀的最高证悟没有必要?
如果认为楞严法华如来藏心地法门太高深,所谓“中下根”只配接受所谓“低起点的”“简单的”“外围的”法门,三藏十二部经方便法门。那么,不仅是在诽谤楞严法华如来藏心地法门,事实上也在诽谤其他法门,因为已然在法门间妄分高下了!而同样以修行证悟、成佛度众为旨归的所谓“中下根”的大乘学人、二乘学人,将很有可能长期被困于“低级阶段”,永远摆脱不了“中下根”的标签。此“以方便为极则”“把有为当无为”的误区不是顺应缘起,而是从根本上背离大乘了义佛法“众生本具佛性”的基本认识。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是直接在心上指示用功的关键。提示以心为宗,莫执着于八万四千法门之标月之指。众生心有多少种相,佛门就会有多少种方便,而任何一种方便无不是以心为宗。万法同归一心,怎会有所遗漏?《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心既然无二,性即无二。大乘了义佛法就是不二法门。
佛陀曾提醒弟子,长劫中未能信奉佛法的众生,尚不能断言其与法无缘。沩山灵祐禅师曾说:“若有人能行此法,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能言下大悟之人必有未悟之时,未悟道者不等于永远不能悟道。把所谓根性大小说作为判断众生根器的标准,不是佛门接引众生的风范,而是在佛性层面强划高下的有为分别的姿态。这纯粹属于诽谤佛法。
诸佛同体大悲,不舍众生,岂有诸佛所不摄之众生?诸宗始祖即是释迦,佛与众生虽有迷悟、苦乐的不同,但心体全是相同。所以《华严经》说:“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佛性众生本来具足,但能会心,通过听经闻法学习楞严法华如来藏心地法门,明心见性,便与诸佛同气。所以,楞严法华如来藏心地法门不是只给少数根器准备的,有人心就有佛法可摄。
众生拥有身心,自然难免生死的规律。有生命就有生死,有生死便需要解决,因此人人都有返照自心、从清净心田中找到离苦之道的机会。楞严法华如来藏心地法门正是这样一个心地法门。所以,只要有生死,就是楞严法华如来藏心地法门的当机者。断言“楞严法华如来藏心地法门只适合利根上智”者,多引《六祖坛经》:“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之语为证。祖师应机说法,若执为死则,必失其真。既然“法无顿渐”,那么所明之心、所见之性、所悟之道怎会只属于少数人?人有利钝,但只要坚持听经闻法,闻熏闻修,定能开悟证道,必定直趣萨婆若海。法性一味,无有高下。
《法华经.药草喻品》中以草有小草、中草、大草三种,依次比喻天人、声闻缘觉、藏教菩萨。药草虽有大中小之不同,若蒙云雨沾润,皆能敷荣郁茂,治疗众病。以喻三乘之人,根器虽有高下之别,若蒙如来法雨润泽,则能成大医王,普度群生。这里也是指三乘之人因所执不同而所得证悟理解有差异,并非根性上有差别。
佛门接引人的活泼与深广又决不是文字所能全然展现的。更何况,众生的根器不是寻迹而可妄断的。如果认为当世开了悟、得了法脉才称得上是楞严法华如来藏心地法门的受众,如果认为“凡能言下大悟的必是利根”“不能言下大悟的必是钝根”,便是唯以当生成败论英雄,事实上是在否定尚未证道者努力学习的意义,否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真实道理。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佛法只有一个音声在说法,三藏十二部讲了那么多,都是方便接引而已。佛法实际上只说一乘法——成佛之法。说“二乘、三乘”都是方便引导,使中途不至于畏难而退。《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以佛只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自己的程度深浅而解释佛法;不管他们解释的对或错,都会有点好处,都会得到佛法的利益,这是佛的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佛法只有一个音声在说法,有些人听到了害怕,有些人听到了无比的欢喜。有人听了就起厌离心,讨厌世间一切。初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生起厌离心,是无法学佛的,不能跳离三界。也有人听了佛法就断绝了怀疑心,生出真正的信心。这就是佛的智慧神力不共法。
我们由此领会到《楞严经》中文殊菩萨赞叹观音法门所说的:「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这个世界上真正教化的体系,是以闻思修入三摩地,也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观音菩萨传我们这个耳根圆通法门,要「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用耳朵听听经闻法,最容易成道。为什么?例如眼睛只能看前方,若有东西挡住视线就看不见了,所以用眼根修,不圆满。用鼻修数息止观,也不圆满。五根当中只有耳朵不受限制,能同时感受到十方来的声音,容易修得圆满。所以说,坚持听学法华经、楞严经,唯独“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能让你真正悟入佛知佛见,解脱生死,究竟涅槃。

~小小如来使


作者: 一心三藏-yxsz    时间: 2016-6-16 12:10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13930540286    时间: 2016-6-16 12:13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dangling    时间: 2016-6-16 12:35
感恩菩萨,随喜赞叹
作者: 一心三藏-yxsz    时间: 2016-6-16 12:37
阿弥陀佛      
作者: 随缘起用    时间: 2016-6-16 12:49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作者: 非凡(_y30in    时间: 2016-6-16 13:06
直指人心,以心为起点,正是不高不低,不卑不亢,不多不少。
作者: 非凡(_y30in    时间: 2016-6-16 13:08
把所谓根性大小说作为判断众生根器的标准,不是佛门接引众生的风范,而是在佛性层面强划高下的有为分别的姿态。这纯粹属于诽谤佛法。
作者: 非凡(_y30in    时间: 2016-6-16 13:11
人有利钝,但只要坚持听经闻法,闻熏闻修,定能开悟证道,必定直趣萨婆若海。
作者: 123456789    时间: 2016-6-16 14:48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123456789    时间: 2016-6-16 14:48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123456789    时间: 2016-6-16 14:49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自心取自心    时间: 2016-6-16 15:27
善哉,善哉,善哉。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作者: 遵化当香    时间: 2016-6-16 18:03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非凡(_y30in    时间: 2016-6-17 03:38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作者: 小菜    时间: 2016-7-4 21:52

阿弥陀佛
作者: 小菜    时间: 2016-7-4 21:53

阿弥陀佛
作者: 小菜    时间: 2016-7-4 21:53

阿弥陀佛
作者: 13643634688    时间: 2016-7-7 16:45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7-7 18:06
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7-7 18:07
感恩一切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7-7 18:07
文章不错拜读了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7-7 18:07
南无释迦摩尼佛
作者: 小菜    时间: 2016-7-12 21:33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小菜    时间: 2016-7-12 21:33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小菜    时间: 2016-7-12 21:33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