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照 发表于 2016-9-22 10:01:56

大士慈悲

沧州的插花庙,有一位姓董的尼师。适值观世音菩萨的圣诞,她便治备供品,敬献佛前。当她摆设完供品之后,忽然感到有些疲倦,便靠着供案暂歇片刻。恍惚之间,梦见菩萨对她说:“你不给我上供,我也饿不着。你给我上供,我也不会因此而加饱。寺门外有四五个难民,他们乞不到食物,快要饿死了。希望你把这些供品拿去给他们吃。能救活他们的命,比给我上供的功德要大上十倍呀!”这位尼师忽然惊醒,她打开寺门一看,果然有四五个饥饿的人,遂将供品布施给这些难民以充饥。  从此她每年上供之后,都把这些供品施舍给乞丐们吃,她说:“这是菩萨的意思啊!”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6-10-20 20:15:58

过五关 度六将 证菩提(修订版2015)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3&fromuid=1687
(出处: 法华论坛)

妙妙闻心 发表于 2016-10-20 20:16:57

南无一心三藏
南无如来藏

知足常乐-当全 发表于 2016-10-20 20:22:19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AyMjY2Nw==&mid=204592355&idx=1&sn=5816bab909890b2533af42e26a9bc91b&scene=1&key=c3acc508db72037691c04998f7d6f680623d57b2e41ab05747360ccc96e641584ec63c20acc5b99c7ac39552118b7ba5&ascene=7&uin=MTk4ODc5MDUzNA%3D%3D&devicetype=android-19&version=26031b31&nettype=WIFI&pass_ticket=D8sOHnO2cXDZEjkXgNBXLwXiAwtmtJqfKOnB5ao%2FOoyA2sFjwg631Hv87jU%2BLT9K&wx_header=1

妙放A(一幽香) 发表于 2016-10-20 21:40:18

真正的慈悲真正的大孝就是把成佛的《法华经》开悟的《楞严经》如来藏搞明白!人命无常,在呼吸之间!帮人救人一时一生,不如听法华经一偈一句!一念信解蒙佛授记。这是佛的临终遗言:诸佛菩萨出世本怀,开示悟入众生佛知佛见

dangjue 发表于 2017-3-4 20:28:01

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是故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 ——《大乘妙法莲华经》。

一微尘 发表于 2017-3-4 20:29:22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

成佛法华经妙 发表于 2017-3-4 20:39:27

这个指头就是全体,这三个指头又是这一万个指头,这就是圆顿大法的见「如是」,这叫「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别就是总,总就是别;还有「互别为别」——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部分不是哪一部分。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就是圆教的明心见性。

一月光 发表于 2017-3-4 23:22:56

受持《法华经》。是人于佛道,决定无有疑:佛在给我们打包票,反反复复地打包票,受持了《法华经》,决定成佛。明白了“妙莲华”的真实义、一心三藏如来藏此一实相印,即入法华三昧、首楞严大定,即花开莲现,决定成佛。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5 16:10:38

入佛知见: 当不明白生死的时候,人人都贪生怕死,当明白人从来没有死过,死的只是肉体的转化,而“灵魂”(第七识)从来没有死过,你会有从未有过的欢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解脱知见。 如果再深入一点,明白无量的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个不是哪个,你就是入菩萨的知见。 再深入一点,明白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的,如人在梦,梦里境界万千,无非一梦人心现识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入佛知见。三世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学佛从入佛知见开始,如果没有佛知佛见,所有的修都是心外求法,盲修瞎练,去佛远矣! 佛知之见就是《楞严经》说的“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大士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