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不动如来 发表于 2018-9-11 09:41:20

大寂尼师:死后助念难生净土的实例

大寂尼师:死后助念难生净土的实例
2015-10-22 15:08阅读:470
  临终前念念相续的心念,是由生时善善恶恶的知见、行为与修持熏习而来。故知死后投生何处,实由ㄧ生所造善恶因果为依据,绝非「临终最后ㄧ念」决定投生何处!
  释大寂法师(大寂比丘尼)
  1.死后的度亡不是度亡者单方面的问题就能引渡
  2.度亡实例
  3.中阴身的心识与「生平的业障及习气」是不可分割的
  4.引渡「初机者」很容易将信心建立在师父「个人崇拜」及对「师父感情」的执着上
  5.在「中阴身间」越早投生对「亡者」未来「生缘」越有利
  6.在中阴身间往生净土的修行条件
  7.如何劝导亡者舍离「留恋佛殿」、舍不得离去的「情执心」?
  8.亡者「心结」若是打不开甚难引渡
  --------------------------------------------------------------------------------
  1.死后的度亡不是度亡者单方面的问题就能引渡
  现在的莲友去为「有缘人」助念,往往不是在「临命终时」去助念,而是在断气后,才去助念,实在是误解净土经典所说「临命终时」、「心不颠倒」、「乃至十念」,才能往生净土的原意。而且在「断气后」的助念,只注重八小时念佛,以为只要引导亡者念佛,或者念佛回向亡者,就能超生净土,而忽略大部分的亡者皆在生前没有正信「念佛经验」,而且亡者的根器,有千万种差别,尤其一般亡者「情执深重」,不一定信仰佛教,如此「懵懂的念佛」,或者「根本听不进去」,能够真的令亡者「超生净生」吗?
  断气后的助念,除了生前「精进念佛」者外,对于其他「泛泛信仰者」,不是在八小时内「赶时间念佛」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导亡者,才能令其「心开意解」、「一心皈依三宝」,令其深信净土法门,方能谈到「念佛入心」的问题,这是笔者助念的经验!事实上,对于一个生前没有宗教信仰或者有杂教信仰又「情执深重」的亡者,若欲令其「放下情执」、就此「一心念佛」、「求生净土」真的很难?况且又在身旁有「冤亲债主干扰」的情况下………。纵然如此,在不能开导亡者又不知亡者就此接不接受、听得不得进去「善友」及「助念团」的引导、「助念」下,当然还是要在「有因缘」助念时,为亡者引导念佛,为其未来学佛做善因缘!
  尤其「死亡后」已经涉及中阴身的「超渡问题」,非助念者单方面回向亡者,就 能使其「超生净土」,或投生善道!这还要看「亡者」的现世所造业障问题与亡者今世业缘果报尽时在中阴身间即将承受未来何类「业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亡者接不接受引渡者劝化与对佛号听不听得进去的问题以及亡者跟着念佛时心念是否「散乱」而影响「接收力」的问题。虽然死亡后八小时至二十四小时内,大体上来说,神识尚未离体,但是一般情执深重或者「重病死去」的亡者的「心识」在未经「有力的开导」与未经「具有正见正行的功德力用回向前」,是与生前的习性相吸相应的,并不是任何一个众生的神识一脱离肉体,就会立刻变得「十分灵敏」、易于超度的现象。现在举一渡亡实例,以兹证明:
  2.度亡实例
  这个实例,是发生在七、八年前台中县某莲社的出家师父父亲死亡后的引渡因缘。现在以甲师父来代称。甲师父的父亲患有老人痴呆症多年,死前三年已经终日卧于病床上,不能言语,最后深度昏迷而死。临终前甲师父的母亲打电话至莲社告知父亲已经不行了,吩咐他尽快赶回高雄家中协助料理后事。甲师父便邀莲社的乙师父及一位女居士一同前往高雄帮忙引渡。当两师父及女居士赶到高雄,甲师父的父亲呼吸已经进入肺部大喘吹气中,估计四至十二小时就会断气(也有因为药物作用,如打强心针,或者吃滋补中药而从肺部吹气开始,一直托到二十四小时后才断气的情形,亦曾见一老比丘死前一星期断食念佛,从肺部吹气开始,五小时就断气。)事实上,拖到死前肺部大喘才前来助念,并且在生前没有宗教信仰,又是重病患者,已经太迟了!
  因为长途搭车,已经很累,乙师父便请随行的女居士一个人在「临终人」面前引导他念佛(已有邀约「助念团」,但是尚未到),按「临终人此时已经陷入昏迷」,不能言语,不知他的心识有没有跟着念?结果其父刚断气时,助念的女居士倏然感觉到「亡者神识」忽醒忽迷(此女居士天生就有点「阴通」)。断气后的数小时,亡者神识才在念佛声中,慢慢苏醒,断气后的八小时,亡者神识已经完全清醒,阴气很重。
  在助念数小时(四、五小时间)后,先前邀请的「某助念团」才赶到。二十余位「助念团居士」一直为亡者「助念」至八小时后才离去。亡者神识清醒后,由于在生深度昏迷太久了,突然看到亲人,十分难过,留恋家里,不愿离去。移灵某佛寺后,甲师父回到家里,感觉父亲神识在家中徘徊,没有走。这位甲师父从小就有超于常人的第六感的直觉力,非阴阳眼,于是引魂至台中县莲社度亡。
  度亡第一天,两位师父依「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一书所述「度亡仪轨」,在大殿引导亡者看破人生假相,略说「忏悔法门」,再引导其「三皈依」、求受「五戒」,再开示「净土法门」,导引其念佛。在念佛时,乙师父感觉在亡者拜垫站立之处有骨灰的气味,并且有「振波放射过来」,令乙师父直觉亡者听到念佛声,亦跟着念佛,很感动也很激动,而且是初学佛者对宗教情操的激动。
  第二天早上在大殿,先为他洒大悲水,再引导其「三皈依」、「受五戒」、略说「忏悔偈」的意思,甲师父突然心灵感受到他父亲对他说:「他觉得在念佛时有佛菩萨的力量在加被他,因此对佛教产生信心。」于是问:「法师虽然为我解释『忏悔法门』,但是『忏悔偈』的内容,他听不懂」。又问:「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于是乙师父非常发心的向亡者解释「忏悔偈」的意义。而且当乙师父为其作「三皈依」时,亡者又令甲师父知道,他不懂佛、法、僧的意义,希望法师解释,于是乙师父又特别为亡者解释佛、法、僧三宝的意义及为什么要发心受持「五戒」的意义,再重复开示净土法门,引导其念佛。到了下午,再指导他发成佛心,如「四弘誓愿」及「七种忏悔心」。两位师父皆交待亡者要「万缘放下」,不要再挂心家里,不准回家,一直念佛念到你投生到清净世界去为止。
  第一天亡者因为生前没有信仰,所以令两位师父感到在为其开示、引渡时,比较费心。但是经过亡者一日一夜依「忏悔偈」忏悔业障及用功念佛后,又加上第二天晚上亡者参加念佛会共同念佛及全体莲友将「当晚诵经、念佛」功德回向亡者后,到了第三天早上再引导他「看破人生假相」、求授「三皈五戒」时,乙师父感受到亡者已经不再「执着人生的亲情假相」(按第一天及第二天引导他「看破人生假相时」,亡者尚对「亲情」留恋不舍),并且亡者令甲师父明白他对佛、法、僧三宝的意义已经完全听懂了,不像第一天时,对乙师父说:他听不懂佛、法、僧三宝的意思,要求再讲解清楚一点。并且无论在甲师父引导他称念「忏悔偈」及称念三皈五戒的「经意、戒文」时,都令甲师父感受到「非常敏捷」,已经没有像第一天那么迟钝,学习能力很慢,念诵很慢。亡者心识突然变得「十分灵敏」,经乙师父开示,就能明白其中义理,此时才印证「中阴经」中所述,亡者的心识比生前还要「灵敏数倍」。但是却是经过亡者本身恭敬闻法、学法、忏悔业障、努力念佛与「大众念佛、功德回向」而形成其「敏锐神识」。
  3.中阴身的心识与「生平的业障及习气」是不可分割的
  由此可知,「中阴身」的心识,如果生前没有具备「善法福德因缘」,不是每一个临终人在死后进入中阴身间均具备「敏捷的心识」的。依普遍没有宗教信仰,或者杂教信仰的现代人而言,大部分人的中阴身心识「所思所现」,皆与其「生平的业障与习气不可分割的」。至少笔者所认识的法师在处理多起「度亡实例」就是如此。虽然「中阴经」中有说明「中阴身心识灵敏、易度的情形」,但是大多限于「正道修行人」,不是一概而论。
  4.引渡「初机者」很容易将信心建立在师父「个人崇拜」及对「师父感情」的执着上
  自从亡者「心识变得灵敏后」,自动发愿日日在大殿忏悔、拜佛、念佛不懈,并且说一日拜三千拜,两位师父劝他要虔诚忏悔业障,慢慢拜,他才改口说二千拜。并且在每次乙师父开示完,便会自己说:「礼谢法师。」由甲师父代传。
  两位师父在大殿「度亡」数日后,有一天乙师父身体不适,没有到大殿为亡者开示,只有甲师父(他儿子到大殿引导)。当天度亡结束后,甲师父在一楼走廊碰到乙师父,对他说:「我父亲问:为什么你没有到大殿带导他皈依、念佛?」
  乙师父听后觉得不妙,因为亡者初学佛法,虽然对家属不再留恋(没有回高雄家中,但是只是表面上的,因为他有忍不住到寮房探视甲师父与乙师父的举动,被甲师父劝导回大殿念佛)。又因为感恩师父度他学佛,于是将全部心力转向对出家师父的依赖与执着,这样对师父及对他「未来的投生」均有障碍,所以翌晨乙师父在引导亡者皈依时开导说:「…十方世界一切诸佛的慈悲与智慧皆是平等的,所以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就等于皈依十方世界中一切诸佛,相对的,你每天在佛前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就是皈依阿弥陀佛,皈依阿弥陀佛就是等同皈依释迦牟尼佛,等同皈依十方世界中的一切诸佛。所以虽然师父没有每日在佛前带导你皈依三宝,你每日在佛前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礼拜阿弥陀佛,就等于日日皈依三宝,日日皈依释迦牟尼佛,日日皈依、礼拜十方世界中的一切诸佛。师父知道你很感谢我们指引你皈依、念佛,但是不要因为感恩而将你皈依的信心,建立在『师父个人』的崇拜与信仰上,这样对你念佛没有一点好处,必须将你皈依的信心,建立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慈悲、智慧的信仰上与学习上。如果你希望早日投生到清净的世界去,就不可以将你学佛的信心,建立在对师父个人的感情执着上,这样你不可能超脱现在『中阴身』的处境…,如果你要报答师父对你提携念佛的恩德,唯有你从现在开始努力用功念佛

当宽清凉 发表于 2018-9-11 10:06:20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不动如来 发表于 2018-9-11 10:25:24

第二部分

拜佛、礼忏,不管『念佛』的时间有多久,一直「用功念佛到你投生到清净的世界去为止………。」
  5.在「中阴身间」越早投生对「亡者」未来「生缘」越有利
  自从乙师父对亡者开导一番后,纵然没有到大殿度亡,亡者也不再透过甲师父催乙师父日日去引导他皈依、念佛了。这样度亡的日子,经过了十天,亡者仍然在大殿念佛、礼忏没有走。乙师父虽然没有看到有亡魂存在,但是隐约中感受到自从甲师父引魂至大殿后,在大殿内就一直有一种「骨灰」的气味弥漫在大殿中(莲社从来不做超渡法事,也没有摆设任何牌位)。而且起初是「骨灰」的气味,在亡者皈依、念佛后,转变为「骨灰的香味」。
  甲师父因为身体本来就不好,有一次在大殿引导亡者皈依时,趁着仪轨尚未开始时,坐在圃团上,稍事休息,结果突然心灵接到一股讯息,叫他起身站好,在大殿要恭敬三宝,不可不庄重。因为亡者尚将甲师父当作他的孩子看待,才敢如此作为。乙师父心理有数,毕竟是「初学佛」,有很多习性未断,许多佛教规矩也不懂,亲情尚未完全割舍。若是亡者误认为在大殿念佛、修行也很好,已经有了归宿,又可以每天和儿子相见,又有念佛会可以参加念佛,无形中加深了对大殿的留恋与执着,很有可能度亡不成,而延误他投生于善道的好因缘。因为亡者仍然在「中阴身」间尚未投生,如果「中阴身」的这段期间,不能把握努力念佛、礼忏的善因缘,不能早一点令「投生善缘出现」,七七四十九日一过,投生之处,便会较差。越早投生对亡者越好,越晚投生对亡者越不利,因为越晚投生(超过头七),亡者的未来「生缘」越成熟,当其「业感」越转向未来投生之缘,接收人间「功德回向力的频率接收力」就愈弱,因为将要形成未来「生缘」的「定业」。若是未来投生的「定业已经成熟」,再做的「回向功德力用」,只能成为亡者在「来世生处」的福德增上缘。
  6.在中阴身间往生净土的修行条件
  若是在中阴身内往生净土,绝对不会超过三日(严格来说,不会超过一日一夜,所以注重二十四小时的「助念」),因为往生净土是「定业纯熟」。尤其自在往生者,于临命终前,就是因为「定业成熟」,所以能「预知时至」,事先于「定中亲见」或「梦见弥陀及净土景象」,即是未来生缘先「成熟」,令其「预见」的征兆,这才是「预知时至」的本意。对于生平断断续续念佛,却在晚年用功念佛或者重病后才知用功念佛的莲友,「临终助念」至死后二十四小时的持续「助念」,是求生净土最重要的「黄金时间」。但是也有在中阴身间经过多日才超生净土的特例(后续自明)。亡者的「中阴身」若是想要「超生净土」,也要如「净土经典」所说:「以至心信乐之诚,求生净土」,念佛至「一心不乱」,才能突破中阴身间散乱、阴暗的心识,突破善恶业缘浮沉不定的过渡「业识」时期,在佛力摄持下,转变为「清净、光明的心识」,才能因为在「中阴身间」「信、愿、行」具足而往生净土。然而现在所说的亡者已经经过十日,尚停留在大殿不走,对「中阴身」的拔荐,不是好事。
  7.如何劝导亡者舍离「留恋佛殿」、舍不得离去的「情执心」?
  于是乙师父又到大殿开导亡者说:「………你如果想要早日投生到清净世界去,务必要全心全意观想阿弥陀经所说净土景像,最好把「阿弥陀经」背起来,极乐世界的景像,就如阿弥陀经所说,都是用七宝装饰成的,树木、鲜花都会闪闪发光,又有用七宝缀饰成的莲花池,充满在净土的各各角落,净土世界自然环境的景致,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自然环境能够相比的,莲社的自然环境,虽然四处皆有香花、扁柏及苍翠的树木,景观幽雅,但是究竟是生灭无常的,你如果想要早日在净土看到、享受庄严、快乐的净土美景,就不可以再留恋这个无常、生灭的『莲社』,更不可留恋『大殿』,一定要舍一取一,才能往生净土。我们不是赶你走,而是你已经在佛前发下『一定要超生净土、乘愿度众生的成佛大愿』(两位师父经常用『七种忏悔心』引导他发『成佛大愿』)。若是不能超生净土,就不能实现你的『成佛大愿』。所以你从现在开始,要更加紧用功念佛、礼忏,一心依阿弥陀佛经所说观想极乐世界清净,光明的景象,而且唯有你舍弃留恋大殿的心,舍弃留恋娑婆世界的心,才能全心全意投入极乐世界的光明景象中,才能全心全意投入阿弥陀佛的大悲接引誓愿中………。」
  当乙师父对亡者开导后,再过数日,甲师父便梦到亡者已经投生到一处,变成一张婴儿的脸,(应该是尚未出生,只是预示罢了。按甲师父以持念观音圣号为常课,祈求观音梦示所致。)乙师父再去大殿时,已经感受不到「骨灰」的气味。自从「梦示后」,甲师父感觉亡父已经走了,不在莲社。
  8.亡者「心结」若是打不开甚难引渡
  由此度亡实例,说明了一个事实,亡者在生如果没有学佛,单凭「临终助念」与「死后的助念」,是甚难引渡亡者超生净土的,因为亡者「心结」没有打开。纵然亡者生前患有重病,或者临终呈现昏迷现象,但是断气后,「神识会立刻苏醒」,当然听得到旁人「念佛声音」,问题是他听不听得进去?纵然亡者听不进去,将此「念佛、诵经」功德回向亡者,也可以承受此功德,消除业障,增添他投生「善缘」之处的资粮,有善根者,更能依此「助念、诵经」回向功德,令亡者神识灵敏起来,更容易接受「佛法」教化,往生善道,甚至超生净土。但是「亡魂习性」千差万别,尤其生在「五浊恶世」,「习气深重」、「情执深重」,甚难引渡,若是七七四十九日内,没有「人道生缘出现」,就会堕入「鬼道之中」,甚至「畜生道中」;当「鬼道定业已成」,更是难度。故若欲真正利益「亲属」,生前之时就要制造其「亲近善知识」、听闻「讲经」、「念佛」的善因缘,否则到了「临终」或是「死后」才度,大多太慢了!尤其「意外死亡」更是难度,原因是一般亡者不愿意接受突然死亡的事实。

南无不动如来 发表于 2018-9-11 11:57:52

为什么老实念佛一辈子却没有往生极乐(转发)

这件事情是九六年我在澳洲的时候,一位马来西亚信徒告诉我的真人真事。在马来西亚有一位师姑,从十几岁开始剃发念佛,没有受戒,自己盖了一间庙清修。这位师姑平日念佛非常精进,一句佛号常常挂在嘴上,可是没有甚么经典基础,只是喜欢念佛。她即使生病,念佛也念得好,很少看医生,十几二十岁一直念到一九九六年,已经八十多岁。
当她临命终时,有许多朋友、信徒,来替她助念。因为她平常佛念得很好,所以老毛病一发的时候,精进念佛,念到阿弥陀佛来,她也看到了,但是她说:「不去!我不去!」这个念头一起来,阿弥陀佛就不见了,别人还是在帮她助念,可是她却胡思乱想,眼睛睁大大的,看看这儿,看看那儿,三天以后死掉,脸色发黑,十分难看。
一个念佛人如果不是真正为求生极乐世界而念,到临命终时就用不上了。到底是甚么原因?原来她没有结婚,但有一个养女,感情很好,她临终的时候,没看到养女,于是念念记挂这个女儿,这样往生机缘就当生错过了。不晓得她要轮回多少劫以后,才能够再得人身,再闻佛法,相信净土。念佛了脱,一念之间而己!

普霞妙光 发表于 2018-9-11 15:29:49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南无阿弥陀佛!

当本(心静如水 发表于 2018-9-11 19:38:23

阿弥陀佛!

南无不动如来 发表于 2018-9-12 14:41:35

有一位中年妇女,早年离异,独自一人把一个儿子养大。但他这个儿子却很不孝,学业未成也不出去工作,整天也不回家,回来就知道向妈妈要钱,再出去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她收入也不高,儿子要不到钱就恶言相加,甚至在家砸东西,有几次还想动手打她。这让她伤心透顶,好不容易把他养大,本指望他长大了能帮自己一把,不想却养了个冤家。 就这样,她长期愤恨、忧郁,再加自己业障也重,五十不到就患了癌症,而且是晚期,这对她更是致命的打击。最后在亲戚的协助下住进医院,联系她儿子回来照顾她也联系不到。
好在和她同一病房的另一位病人的亲属是一位念佛的女居士,对她很好,常安慰她、帮助她,这让她有了一丝宽慰。不久,这位女居士和她相处熟了后,就开始给她讲佛法的道理,劝她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慢慢她也接受了,也开始念佛。
不久,她的病情开始恶化,很快生命垂危,到了最后弥留之际。于是这位女居士就为她做临终开示、助念,帮她放下万缘,提起佛号。情况还不错,她也能听话,能很好的配合,不再想家中的事,专心念佛号。如果照这样子下去,她往生的希望是很大的。
但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她那个不孝的儿子这时却回来了。她一见到儿子,立即忘了念佛,想起了儿子平时种种的忤逆行为,马上情绪激动,非常愤怒,恨不得一巴掌扇死这个不孝子。那位女居士连忙提醒她也不管用,她根本听不见。
就在这时,没想到她突然一怔,身子一软、头一歪倒下了,仔细一看,她已经断气了,去世了。虽然女居士后来又尽力为她助念,但她脸色发黑,两眼圆睁,死不暝目,情况一直没有改善。
可想而知,她最后一念不在念佛上,发的是嗔恨心,这一念嗔恨心就会让她堕落恶道。
她的命运可以说非常可惜,只差一步就能得到解脱。她能遇到善友劝她念佛求往生,并能相信、接受,这说明她前生已经有较好的修持,已积累有较深厚的善根、福德。只是她这一生遇缘不好,遇到佛法太晚,没有足够的时间念佛、修持来了结、转化以前的恶缘,以致于临终念佛求生的因缘不俱足而失败。
这个案例应该引起我们学佛人的警惕,我们能遇到、能相信净土法门,这只是我们善根、福德较好,但往生的因缘还要靠我们这一生努力修持去得到,可以说也是我们平生修行的果报。这不是撞大运撞上的,也不是佛能给我们的,是我们自己一步 一步种出来、修出来的果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寂尼师:死后助念难生净土的实例